新聞中心
由于歷史、地質等原因,中國國內所擁有的礦山一般品位較低。總體而言,中國冶金礦產資源屬于貧、雜、細資源,這對于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提出了高要求。提高資源利用率的過程就是選礦。從地下開采出來的礦石俗稱為原礦,原礦一般由有用礦物和脈石組成。原礦的品位比較低,不能直接煉制,不能直接進行冶煉,需要先進行加工,除去其中大部分脈石與有害成分,使有用礦物富集成精礦,供下一步使用。對原礦進行這一加工的過程叫做“選礦”。在選礦時,礦石中會混有很多其他金屬雜質,只有把這些金屬雜質剔除,才能保證礦石的質量。
目前,國內選礦遇到的問題還很多,如:原礦中含有對冶煉過程有害的元素,如鐵精礦中硫和磷,它們的含量不能太高,不然會使生鐵發脆。特別是一些多金屬共生的礦石只有經過加工才能得到多種精礦產品后,方能進行冶煉。這些都是礦業企業時常面臨的問題,如何解決、加工和處理直接關系到能否向鋼鐵企業提供合格的原材料。
低品位礦產資源的現實條件逼迫中國礦業企業必須在選礦領域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唯有此才能保證中國鋼鐵產品的品質。當前,國際選礦技術已朝著采納新的設計思想、引入現代科學技術和大型化方向發展。在這一方面,中國選礦技術一直引領世界潮流,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舉例說,領先國際選礦技術的經典之一就是常規碎礦產品干式拋尾與高壓輥磨超細碎產品聯合拋尾技術。該技術是針對中國以及廣大發展中國家極貧鐵礦資源分布廣、儲量大、生產成本高等特點,通過大幅度減少磨選能耗、減少細粒尾礦堆放和輸送量,以保證礦石的高品質。
中國特殊的地質狀況決定了中國鐵礦資源利用率必須從技術創新上著眼。只有持續的技術創新才能保持中國在選礦領域贏得了領先的地位。盡管選礦已然成為中國礦業領域名副其實的技術創新標本,但是,在礦產利用率的問題上還要不斷求索。
下一篇:概述選礦設備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