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設計工作是在占有充分而又可靠的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的。設計階段的不同,其所用的基礎資料內容和深度也有所不同,選礦廠設計用的基礎資料主要包括以下10項:
1.經過相應級儲委審查批準的最終地質報告,或上報尚未批準而經設計單位審查可以作為設計依據的最終礦床地質堪探報告.
2.經過鑒定或審查批準的選礦試驗報告。
3.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氣象、地震、地形圖(初步設計階段需1/2000~1/1000,施工圖設計階段需1/500)等資料。
4.水、電、交通、機修、燃料供應、征地拆遷等外部協作協議書或意見書。
5.前期工作成果:企業建設規劃、項目建議書、廠址選擇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
6.礦床中各礦體、礦段的各級礦石儲存量和儲量分布,開采范圍內地質平均品位,礦石的物理性質和機械性能,嵌布特性、氧化策劃程度(氧化礦、原生礦、混合礦的分布情況),礦物組成,主要礦物和有工業價值的伴生組分種類、品位、存在形態,脈石礦物、圍巖種類及變化情況。
7.采礦方法和開拓方案,開采規模,服務年限,出礦量,礦石種類,分采與配礦情況,原礦運輸方式、設備和工作制度,車輛往返一次時間,礦山距選礦廠距離,出礦坑口標高,礦山投產至達產出礦能力和時間,出礦平均品位,廢石混入率,礦石密度、松散密度、安息角、含水、含泥量,出礦最大粒度。
8.設備資料、原材料、浮選藥劑來源、性能及價格。
9.產品方案和用戶對產品質量要求(包括水分、包裝等),精礦運輸方式、距離、運輸設備等情況。
10.建廠地區壞境評價報告及選礦廠“三廢”治理要求。
對于改、擴建選礦廠除應具備上述資料外,還應該掌握原有選礦廠工藝流程,近期各項平均生產指標和材料消耗定額,設備性能,操作條件,工作制度,輔助設拖能力和條件,尾礦設施和環保情況,供水、供電、運輸條件,各廠房設備配置實測圖,廠區總平面圖,隱蔽工程竣工圖,生產成本,勞動組織和定員,企業經濟效益盈虧情況,經驗總結及對改、擴建選礦廠的意見等資料。
下一篇:磁力滾筒的的廣泛運用